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子/校友正文

喜欢的事值得用心探索——记2019年度十大优秀学生赵显烨

发布时间:2019-12-30  点击:


有一份“学神级”的简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位来自地科学院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共发表了5篇SCI论文,同时他还斩获第十届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全国本科生获此奖项仅5人),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么多成绩全都聚集在一个人身上,这是“十大优秀学生”赵显烨的故事。

学业上,他奋发进取、辛勤耕耘,专业综合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等;学术上,他求实创新、勇攀高峰,本科期间发表SCI论文,申报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公益中,他热衷志愿、倾情奉献,参加“敬老慰老”“春蕾帮扶”“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

初始地质,情根深种

“我其实没啥特别的地方,只是多了一股拼劲”。采访中,赵显烨告诉记者。

赵显烨热爱地质学专业,高考时第一志愿填报了我校地质学专业。据他所说,他享受着在考察地质实践时的每一分钟。

进校后不久,赵显烨发现,纽约国际588888在地质学方面丰富的资源给了自己极大的成长空间。在新生入校后不久,地科学院便举办了专业介绍会、导师见面会、优秀学生成长经验分享会,等等,这让赵显烨更加了解前行的方向,也让他更有了学习的动力。“特别是优秀的学长给我们传授学习经验,对我之后的科研选择非常有意义。”赵显烨说。

对标优秀,见贤思齐。赵显烨把这8个字当作座右铭。

出于对地质的兴趣,赵显烨大二时便入选地科学院创新实验班开始科研学习。在实验室,他有机会和研究生一起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包括文献阅读、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课题设计等方方面面。“老师要求很严格,让我在步入科研伊始就打开了自己的学术眼界。”赵显烨说。

此外,在该创新实验班,赵显烨在指导老师的推荐下,前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展学习和科研尝试。赵显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我的学习经历,平时在学校学不到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得到有效补充。”

节假日到野外考察、艰苦的环境、熬夜处理数据……这些困难一次又一次冲击着21岁的赵显烨,但他从未放弃,他把野外的每一分时光都用在发现地质“最美的风景”上,让自己静下心发现研究过程中的乐趣。“地质学告诉我,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的田野。几年的地质学学习让我明白:只要努力,一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赵显烨说。

本科期间发表5篇SCI论文

“搬砖”本是工科同学用以自嘲做机械、乏味工作的用词。但在赵显烨这儿,“搬砖”也有它积极的含义。

赵显烨将自己做科研的过程形容为“搬砖”:“搬砖”时要一块块慢慢搬、慢慢垒,前面的垒结实了,后面的才能继续。做科研也是一样。从idea的产生,到设计实验、写论文……每一步都要做好。

既然进了创新实验班,就要有创新的“样子”。赵显烨暗自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

大学期间,赵显烨多次跟随导师团队前往新疆石河子、甘肃昌马等地进行长期野外考察工作,在艰苦的野外工作环境下,他出色地完成野外工作任务,搜集到课题研究对象——中生代鞘翅目肉食亚目昆虫化石共计300余枚,并建立报道2新属3新种,为重建鞘翅目昆虫的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证据,丰富了中生代昆虫的多样性。

“科研中,要时常对自己说‘yes’。”带着这种“say yes”的心态,赵显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目前他已发表SCI学术论文5篇(4篇发表于SCI三区期刊,一篇发表于SCI四区期刊),其中一作2篇,二作3篇。

论文硕果累累、科研成果不断,多数人都看到赵显烨本科期间就发表5篇SCI论文,觉得赵显烨的学术之路“顺风顺水”,但各种艰辛,赵显烨却很少对外提及。

大学,正是在很多同学告别高中的紧张忙碌、开始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但对赵显烨来说并非如此。为了补足专业背景的不足,赵显烨付出的辛苦绝不亚于高中时代。

在刚刚接触论文的时候,基础知识是一座隔在赵显烨学术之路上的“大山”,多如牛毛的专业术语、复杂反复的实验操作,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对于一个科研“萌新”来说,这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我还记得大一时,就被带去参加科研介绍、专利申请等会议,会上老师和学长说的专业词汇特别多,我什么都听不懂,完全是懵的。”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真正走进地质,了解地质。那个暑假,他在家没干别的,每天就是啃书。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料,大量阅读文献、认真记笔记。“其实非常艰难,但坚持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赵显烨说。

除了发论文外,赵显烨还申报了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参加泰山学术论坛(华北克拉通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题论坛青年论坛),并作口头报告,在山东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他带领团队获一等奖。

一项项丰硕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赵显烨也收获了成长,2019年,赵显烨通过层层选拔,斩获了第十届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全国本科生获此奖项仅有5人。

时常为学习解压

实验室——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学术生活,赵显烨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也会见缝插针地调整自己,旅行、运动就是赵显烨的解压好伴侣。

每做完一个项目,写完一篇论文,赵显烨就喜欢跟朋友走街串巷,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他喜欢川渝的美食、京味儿的巷子、苏杭的小桥流水,他热爱户外运动,常与同学结伴登山、户外露营,通过骑行游览不同城市的美好景色。

“户外运动既是解压,又能够了解发现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能够强健体魄。”自2017年2月13日第一次开展野外工作至今,赵显烨已不知磨破了多少双登山鞋。

除了旅行和运动作调剂,赵显烨空闲时还喜欢参加公益活动,他加入家乡“新一洲”义工队和学校社会实践团队,参加了“敬老慰老”“春蕾帮扶”“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团队作品还获学校社会实践作品一等奖,团队获“2018年青岛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称号等。

很多人说本科阶段很难有学术成就,但赵显烨并不这样想,依旧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走。褪去光鲜,卸下光环,赵显烨的大学生活,是平凡而充实的故事。

“喜欢的事值得用心去探索!”赵显烨这样说。(记者:韩洪烁 通讯员:刘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