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在时隔12年半之后,纽约国际588888终于在师生的期盼中迎来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绘就了学校发展蓝图,吹响了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集结号”。自此,学校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开始泼墨挥毫……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纽约国际588888的事情,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新的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各级党组织向心力的增强和战斗力的发挥,把广大教职工凝聚和带动起来。
校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根本、思想建设为基础,从学习入手全面从严治党,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以此武装头脑,推进工作。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依靠奋斗实现梦想。”把干部培训作为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紧抓实。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上率下,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雷打不动。全年学习22次。
——举办处级干部寒假读书班、暑期读书班、“泰山讲坛”,邀请13名国内知名专家讲深世情国情党情,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15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分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进行高端培训……
——主题教育读书班“学原著,读原文”,党委书记带头补课……
——学习强国、灯塔在线,会议研讨、外出学习,报刊谈心得、网上发评论……用好各种平台增强内功。
“缺什么就补什么,不懂什么就学习什么。”一系列学习制度在建立和完善……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学习成了“硬任务”,成为提升本领的必由之路。他们对标学习重点关注的先进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学生培育、学校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聚焦服务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青岛市“十五个攻势”,查找短板弱项,完善对标方案,找准在思想境界、眼界格局、思路本领等方面的短板,明确努力方向。
人们不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以改革的思维谋划工作,以开放的视野汇聚资源,以担当的勇气破解难题,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学校改革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路上,匆匆的步履;晚上,办公楼亮灯的房间多了;假期里,倘若晚去办公室一会儿就找不到停车位……似乎一切都在告诉人们:工作节奏在加快,“忙”是一种常态。
伟大梦想从来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党委领导班子将改革作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直面挑战和压力,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舍我其谁的勇气,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出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推动学校观念转变、方式转换、动力转化、创新图变、浴火重生。
在布局谋篇上,聚焦办学定位,突出“工科主导”,强化专业特色;突出“特色鲜明”,夯实学科基础;突出“应用研究型”,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不忘从哪来,矿业特色不能丢。巩固在采矿、安全、地质、测绘等领域的优势地位,超前布局在煤炭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无人化开采、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等领域,主动作为,抢占高地。联合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共建“冲击地压防治研究院”,为“岩爆”把脉;与临矿集团合作共建“智能采矿临矿研究院”。依托特色品牌,推动办学优势从煤炭行业向非煤矿业拓展,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开采、地下水资源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进军。钱七虎院士等专家认为,我校在城市预制装配式电力管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相关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聚焦社会需求,区域特色不能少。主动对接山东省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重组或新建一批对接十强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借力发展,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青岛海丽雅集团共建“应急管理学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联合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共赢,与泰安市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克拉玛依市等7个地方政府,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10个科研单位,与青岛港(集团)、青岛地铁、海信集团、科大讯飞等18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培育以海洋工程为代表的区域特色,并在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发展,整合各方资源,激发内生活力,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发展,打造新的优势。
合理瘦身打造学科体系:秉持“市场化、法制化、整体化、高精尖”办学理念,坚持“服务需求、以调促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融合,建立健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学科体系。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集中力量重点建设能源、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现代管理学科群。
优化专业设置: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推进现有专业转型升级,积极做好新工科专业培育。根据各专业竞争力排名、师资情况、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学科支撑情况、第一志愿报考率报到率等专业基础数据,制定专业优化调整方案,停招9个专业,新申报5个专业并于当年招生。
组建三个学部: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攥紧拳头发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组建了能源学部、人工智能学部、先进制造学部,统筹建设规划、学术研究、队伍建设,组织协调多学科联合开展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
优化校区功能定位:出台“校区功能定位优化调整方案”,泰安校区五大基地、济南校区三大功能区落地。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学分制改革,合理增加学业负担,提高毕业标准,健全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实现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的学分认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山海英才工程”“菁英计划”,增量提质,引育并举,引进高层次人才72名,新增教师230名,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6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
加强人事制度改革:聚焦制度机制创新,修订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聘任、职责、考核等规章制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晋升聘任和考核;新晋升聘任专业技术人员308名,聘任学术教授、副教授22名。聚焦学校内部治理改革,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单位分类评价和“三定”方案。聚焦教职工民生,顺利加入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养老保险,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
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中蒙矿业科学与教育国际研究院”揭牌,与斯里兰卡莫洛图沃大学、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理工大学,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外籍专家刘山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荣誉公民”称号。在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生源国际化、教师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模式现代化方面加大力度。
主题教育深入扎实
在历时3个月的主题教育中,学校党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主题教育同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强力推动工作解难题、上水平,受到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学以致用,领会贯彻有高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出台《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实施方案》,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课程、文化、管理、服务等“十大”育人体系,开展师德失范行为大讨论,出台《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等制度,健全师德“激励、考核、问责”三个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用足“四力”,调查研究有深度。坚持用足脑力谋方案、用足脚力下基层、用足眼力查问题、用足气力抓落实,每位党委常委明确1-2个课题,深入校区、院系、教研室、教室、学生宿舍等共开展调研76次,形成调研报告,转化成政策措施。
“靶向问诊”,检视问题有精度。聚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高校主题教育着力点,通过对照找、深入查、全面提、当面点等方式,精准查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深入查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师生等方面难点、堵点问题,梳理形成班子问题18个,班子成员问题38个。
“严”“实”结合,推动整改有力度。围绕党的建设,研究制定党委班子成员沟通制度,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关于推进学院(系、部)党政双向融合的实施意见》,修订《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选树3个“标杆院系”、20个“样板支部”,实现全校111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针对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一单位一问题”集中攻坚行动,全校机关和基层单位共梳理问题84个,完成整改56个。特别是在“双一流”攻坚行动中,对接我省八大发展战略和新工科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回应关切,关注民生有热度。围绕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设立“教学终身荣誉奖”等奖项,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合理铺设人行道,校园安全设施不断完善,亮化工程效果显现,师生工作学习、健身休闲愈加方便。建成综合事务服务大厅,首批58项学生服务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分时段开放餐厅作为自习室,增加学生考研自习场所。研究制定人才公寓租赁、管理办法,努力将民生工作落实落细。
“十大工程”全面落地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二三八十”的思路举措,其中的“十”,就是指“十大工程”,这是支撑起美好架构的四梁八柱。一年来,“四梁八柱”全部搭建起来,“十大工程”全面落地。
9月6日,《管理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学科筑峰工程实施方案》出台。
10月12日,《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实施方案》《科技创新攀登工程实施方案》《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流设施工程实施方案》出台。
11月8日,《一流人才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双服务提质工程实施方案》《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出台。
随之,“十大工程”任务分解落实全面展开……
“十大工程”立足学校实际,瞄准5年奋斗目标,详细列出了主要任务、措施和责任单位、保障措施,既是任务书、路线图,也是施工表、责任状。
“十大工程”涵盖学校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又形成体系,协同发力。每一个方案都是在广泛调研、反复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形成,每一个方案都饱含了参与者的辛劳和智慧,凝结了设计者的心血和担当精神。
“问题导向,目标引领,架构科学,催人振奋;思路明晰,措施有力,责任到位,抓铁有痕。科大未来可期!”凡是细读过“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的科大人,都会从心底里感受到鼓舞,迸发出干事创业的激情。
边设计边落实,边落实边完善。时间虽然短暂,但“十大工程”效果已经初显,以“学科筑峰工程”为例,一年多来,数学、化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总数达到4个;矿业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学科筑峰工程;9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5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对接项目。再如,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以来,8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奖励大会表彰,2项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75项,同比增长44.23%;资助直接费用3629万元,同比增长89.34%,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均创学校历史新高。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紧张忙碌的一年里,科大人真切感受到了党性的高度、思想的锐度、改革的力度、工作的强度、发展的速度、民生的温度。(记者:秦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