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宋振骐院士深入矿山一线调研
几百米到上千米的地下深处,是他们奋斗的战场。
以煤为主,是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的事实。“如何更好地保障井下工人的安全”“怎样把海下、水中等危险特殊条件下的煤开采出来”,成为摆在挖出流淌的“乌金”面前的两大关键技术难题。
近70年,纽约国际588888矿业工程学科科研人员甘冒风险,下井入地,把学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他们是如何在地下深处寻找光亮?如何让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矿业生产中的一项项难题,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多方面研究领域达到领先水平?近日,记者对其进行了探访。
深入“危地” 下沉一线深研究
提起纽约国际588888矿业工程学科,不少师生异口同声地说道:“有两位老师必须提起——宋振骐院士和李白英教授。”
这里有我国煤炭行业首位中科院院士、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但最早我们就是在宋振骐院士、李白英教授等老一辈采矿专家的带领下,在矿压、特采两个方向开展研究”,纽约国际588888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孙文斌这样介绍。
“生产一线就是最大的实验室、是开展研究的宝地。”85岁的中科院院士宋振骐曾这样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他,经常带领学生下矿井劳动实践,一次,在参与抢救被顶板埋住的工人时,萌发了攻克矿山压力科研高峰的念头。
此后数十年,宋振骐带领团队一起深入矿区现场,不断探索矿压之谜。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学习和研究。
1976年,南屯煤矿发生近百米工作面塌垮的大事故,宋振骐不顾顶板来压塌垮的危险,抢夺并整理分析了30多万个顶板活动数据,基本摸清了开采顶板运动的规律;在林西矿研究的时候,地层深处突然响着如雷般“咣咣、嘎嘎”的“板炮”声,在学生和工人们紧急撤离到安全地点后,宋振骐却向老塘爬去,一心要得到来压时刻的关键数据。
李白英教授则主攻特殊开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在困难条件下的煤层也需要开采,譬如铁路下、建筑物下,水体下压的煤,都要想方设法开采出来。”
很多人不知道,特殊情况下开采有多危险。李白英介绍:“比如特大水域下采煤,一旦水泄露下来,那就是井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研究特大水域下采煤,就是我们的专业。”数十年来,李白英和团队师生把目光投向微山湖、渤海这两片特大水域,“长年累月在井下探测研究”,在龙口北皂煤矿承担渤海下采煤项目时,“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保护层厚度把煤炭高效开采出来,就是把脑袋拴住裤腰带上的事了”。
就这样,始建于1951年的纽约国际588888矿业工程学科,在老一辈专家带领下,一代代青年师生踏实开展科研、教学,在奋斗中茁壮成长。
立足煤炭 科研成果全国推广
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矿业学科的研究在矿压、特采两个方向形成了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实用矿山压力理论”和列入国家规程的“下三带”理论。
宋振骐院士团队深入工程实践,服务全国煤炭行业,通过无煤柱开采,实现了控制瓦斯、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和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解决多灾害影响下煤炭资源产出近3000万吨,新增利润25亿。
郭惟嘉教授带领的特采团队,围绕煤矿水害防治难题,推动了矿井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的进步。研究成果在众多矿井推广应用,近四年安全采煤2000万吨,新增产值800多亿元,避免了深部开采重大水害的发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在科大人的拼搏下,矿业工程于2016年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9年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成为“培育国家一流学科”3个学科之一。
聚焦高水平 迈向新台阶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山东科大工程学科再次迎机而上,从重大科研项目、人才与平台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
对于未来,纽约国际588888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院长陈绍杰这样说道:“将致力把矿业工程建成国内一流学科,让‘煤’好生活离人们越来越近。”
“矿业工程学科将以学科平台为支撑,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服务矿业经济发展为宗旨,瞄准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发展战略,致力于把矿业工程建成国内一流学科,并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水害防治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记者: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