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全面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开启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
“十四五”期间,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推进实施一流本科固本工程,树立“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将能力培养和思政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深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着力培养“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创新、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十四五”时期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一是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工程”。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水平。到“十四五”末,学校本科招生专业总数稳定在70个左右,合理压缩本科在校生人数,获建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30~35个,获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平台15~20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达到15~20个,力争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
二是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工程”。加强课程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程质量,建设一流金课。获建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45~50门,校级在线课程建设达到500门,加强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和双语(全英文)课程培育与建设,获批省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10门。按照学校课程总门数的30%评选“精彩课堂”,推进优课优酬。推进特色教材建设,力争获批省级及以上优秀教材15~30部,国家级、省级和行业规划教材50部以上。
三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建立多主体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协同育人,打造产教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科大样板,做好能源行业领军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工作。推进新工科与新文科建设,做好现代产业学院规划和建设工作,力争获批省级及以上产业学院2~3个。强化学校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组建跨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把握新工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建设内涵,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动适应新高考制度改革,建立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合理增加学业负担。落实学校思政工作体系试行方案,打造思政、人文、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学生素质教育平台。
四是实施“实践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开展优秀教学实习实践基地评选。进一步规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工作。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及投入评价机制。加强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力争建成省部级以上实践创新教育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20~25个,建设共享型实习基地3~5个。
五是实施“创新创业促进工程”。以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素质和能力。修订《纽约国际588888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范管理过程、提升项目质量。出台《纽约国际588888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组建知识渊博、能力突出、责权分明、素质过硬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组织创新创业大讲堂、教师工作坊、创客训练营等品牌活动,浓厚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六是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推进开放办学,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争取新增20~30个海外高水平合作院校;累计选派不少于1000名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在校国际学生规模超过800人;建成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2个,在国(境)外设立教学、科研机构2~3个;每年聘请80~100名长短期外籍专家教师从事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0~15项,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合作论坛30次以上。
七是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建立教育教学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发展常态化培训机制,制定并实施教师教学发展培训学分制度;完善青年教师导航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建立本科教学准入机制,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管理,完善“传帮带”机制。做好纽约国际588888教学名师培育计划、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计划、青年教师教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评选和管理工作。做好各类教师教学比赛的组织工作,提升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水平。
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了前瞻性、全局性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一流目标,认真贯彻一流标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努力谱写我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作者:教务处处长 乔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