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这首名为《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沂蒙颂》插曲,生动反映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深,是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核心的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
沂蒙精神孕育于战火纷飞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年4月,沂蒙地区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沂水县支部成立了,成为沂蒙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和党的早期组织中心。从此,先进的革命理论开始播种,红色信仰开始在沂蒙人民心中积淀,沂蒙地区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抗战、英勇斗争;在解放战争时期,积极拥军、支援前线。正因为沂蒙人民心中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会涌现出“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的动人民谣;才会留下了“120万人拥军支前,二十多万人参军参战,十多万人血染疆场”的历史壮举;才会铸就“一门三英烈”、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等诸多英雄、模范。这种“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情怀,既是这一时期沂蒙精神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沂蒙精神最初的展现。
新中国成立之初,沂蒙人民怀着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继续保持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把革命精神转化成保卫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 “千元”“百元”运动,“我们多流一滴汗,前方少流一滴血”“多锄一遍地,多除几棵草,等于多打死几个美国佬”的口号,倾家捐钱捐物的举动,都是沂蒙人民用自己的爱军拥军的光荣传统,表达着人民与军队的深情厚谊,表达着对前线将士的支持。此外,厉家寨的成功改造、莒南县合作社的新经验、高家柳沟扫盲的新做法,在毛泽东同志的批示下迅速推广到了全国。沂蒙人民这种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开拓奋进精神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赞扬和认可。《人民日报》1965年1月15日社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评价道,沂蒙人民不当大自然的奴隶,勇于发扬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艰苦创业,勤劳奋斗”,再次丰富了沂蒙精神的内容,并成为这一时期沂蒙精神的实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继续丰富和发展着沂蒙精神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视察临沂工作时,将沂蒙精神总结成“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随后《大众日报》等报纸首次将沂蒙精神概括为“团结奋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求实创新”。此后数年,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沂蒙地区考察,总结临沂人民在历史实践中的新创造、新经验,几经凝练,于1997年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临沂时,将沂蒙精神高度凝练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继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绽放出多彩的绚烂之花。“九间棚精神”“沈泉庄精神”“兰田商城精神”“鲁南制药精神”……这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形成的精神,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在脱贫攻坚战中,八百里沂蒙山区更是以 “摘穷帽”的新模式、“拔穷根”的新手段、“移穷志”的新精神,攻克了扶贫路上的一座座“孟良崮”,谱写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沂蒙样板”的华章。
沂蒙精神从最初的地域性精神发展为山东精神的组成部分,并最终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沂蒙精神植根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经过历史与岁月的熏陶、革命战火的淬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浸润、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在新时代再次焕发出崭新的面貌。这一历程,既是沂蒙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升华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过程,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的过程。值此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沂蒙精神也必将继续焕发出新的光芒!
(作者张泓林,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